當前位置:電競都 >

客戶端遊戲

> DOTA2賽事制度將大改 積分時代跨時代來臨

DOTA2賽事制度將大改 積分時代跨時代來臨

前些日子,國外知名解說TobiWan在Reddit上發帖稱DOTA2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大致內容是表達了對於V社官 方賽事和第三方賽事的隱憂,以及TI的高額獎金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然而僅僅過了14天,V社就給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今天早些時候,V社公佈了對於DOTA2賽事制度的改革:取消特錦賽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扶持三方賽事,同時對於TI8的參賽資格實行積分制度。

DOTA2賽事制度將大改 積分時代跨時代來臨

在未來的一年中,V社將贊助多個第三方賽事,總獎金15萬美金以上的為乙級賽事,V社將額外贊助15萬美元的獎金;總獎金在50萬美金以上的為甲級賽事,V社將額外贊助50萬美元的獎金。賽事除了獎金金額的要求外,還要在六大賽區的預選賽中,讓每個賽區至少有一支隊伍能夠晉級到線下賽中。除此之外還有新的積分系統,選手在TI8前通過參加上述錦標賽賺取積分,積分由賽事的規模和距離TI的時間決定,而選手將根據賽事中的名次獲得相應的積分,在TI8前每支隊伍積分最高的三名選手之和將決定戰隊是否能夠獲得TI8的參賽資格。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方賽事取代特錦賽

通過過去兩年特錦賽(Major)體系的嘗試,V社發現許多第三方賽事受到了影響,V社一年三場的Major(正賽+地區預選賽)導致了一些三方賽事難以避開日程,而戰隊和選手對於V社官 方賽事的重視程度導致了這些三方賽事難以邀請到知名的戰隊,從而壓縮了大多數三方賽事的生存空間。在特錦賽體系下,近兩年除了亞洲邀請賽(DAC)、震中杯(Epicenter)以及巔峰聯賽(The Summit)以外,已經很難再有其他出彩的三方賽事了。

因此V社本次賽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加強對三方賽事的扶持,V社將在全球範圍內挑選符合要求的三方賽制進行贊助,並直接管理這些錦標賽的日程安排。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就目前DOTA2專案本身的發展以及TobiWan提出的問題來看,TI高額的獎金增長已經到達了一個瓶頸,很難在出現像TI3(287萬美金)到TI4(1029萬美金)的那種飛躍,在去年獎金突破2000萬美元大關之後,除非獎金池大幅度降低,人們的關注點已經不會停留在高額的獎金上了。儘管今年TI本子新加入的聊天輪盤被大多數玩家津津樂道,但是這並不能為TI7和DOTA2帶來更多的話題和關注度。在看到TI模式難有更大的突破後,V社適時的將眼光轉向DOTA2這個專案本身。對於三方賽事的鼓勵和支援,是想要鼓勵更多資本進入這個專案,讓Dead Game起死回生。同時在選擇符合條件的三方賽事時,V社也會直接進行管理和日程安排,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賽程衝突而導致的退賽和選手的疲憊,這樣看來V社此舉也是在保護廠商和贊助商的利益。

但是此次改制方案只說明瞭將會根據賽事的獎金規模來劃分賽事的等級,並未說明對於這些第三方賽事的其他稽核標準。如果有著更多的外部資本進入,獎金作為唯一評判標準和吸引選手的首要因素,贊助商們一定會擺出一副“不差錢”的樣子。而在通過V社稽核之後的賽事執行和規格,並沒有任何硬性的要求,甚至我們可以不負責任的說,只要獎金金額達到要求,在網咖辦一場線下賽都是有可能的。也許目前對於賽事的制定的規則只是一個雛形,在之後V社會逐步完善對於賽事方的要求和對於賽事的稽核標準,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對未來的遊戲廠商和賽事方有明確的借鑑意義。但是不管選手還是觀眾,最終都是希望獲得良好的比賽和觀賽體驗,2016年上海特錦賽的那一幕任何人都不會想再見到。

積分入“TI”

賽制改革的第二部分是加入積分制度,選手通過在V社認可的三方賽事(錦標賽)中取得名次來獲得積分,而戰隊中三名最高積分的選手之和,將是戰隊能否參加TI8的唯一標準。

新的賽制是借鑑了職業網球的賽制,首先先跟讀者科普一下職業網球運動員如何計算積分。職業網球分為52周世界排名系統和冠軍排名系統,因為此次V社只發布了未來一年的賽制改革,因此我們只介紹上面提到的冠軍排名系統。所謂冠軍排名系統,即將職業網球運動員在當年四大公開賽、9項大師賽、大師杯賽和其他5項成績最好的賽事中獲得的積分累加起來確定的排名。網球的賽事按照級別可以分為:大滿貫、大師賽、黃金巡迴賽、國際巡迴賽,根據賽事級別的不同選手能夠獲得的積分也不同。

只是不同於網球,DOTA2作為集體專案,由於積分是繫結到每位選手本身,且在TI週期內還會涉及到兩次轉會,因此如何考量團隊積分和選手積分將是V社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而對於這個問題,V社提出的是TI8參賽資格由隊內積分最高的三名選手總和決定。對於這一點,有觀點認為是V社在鼓勵老帶新的組隊模式,是在政策上支援新人選手。但對於這是否會導致在TI8之前高分選手抱團或者低分選手抱大腿的行為,鑑於V社目前也並未出臺相關TI8前轉會的規定,加之單一的評判標準,筆者難免擔心有選手和俱樂部會鑽規則的漏洞。

俱樂部從來就不是V社的“親兒子”

在之前編輯部的501臥談會中,筆者就表達了對於V社唯選手論的擔憂,通過Wings事件我們便能夠看出,除了一紙合同以外,俱樂部對於選手沒有任何的約束力。Wings五人離隊後只要在一起組隊,便可以繼續參加V社官 方的任何大型賽事,而對於Wings俱樂部來說,當初對於選手賽訓的投資便全部付諸東流了。而在V社釋出了積分制度後,俱樂部的生存壓力無形中便又被增加了一分。在V社的規則下,只要高積分的選手抱團在一起便可以參加TI8以及所有三方賽事,俱樂部對於選手的約束力在賽訓等硬實力方面減弱,俱樂部再也無法像從前一樣依靠工資和簽字費來吸引選手。

隨著賽制向傳統體育靠攏,我們也可以參考傳統體育運動員的收入,據福布斯公佈的NBA球員收入榜我們能夠看到,庫裡去年一年的總收入達到了4710萬美元,而場內收入和場外收入分別為1210萬美元和3500萬美元,能夠看出職業球員在場內的工資和獎金是無法和商業活動獲得的鉅額贊助相比的。隨著電競造星概念的提出,考慮到DOTA2冠絕電競圈的高額獎金,未來DOTA2選手的收入將會遵循商業贊助>比賽獎金>工資的模式。

要知道,商業價值是一個不存在天花板的概念,一個明星的商業價值理論上可以是無限的,當然這要求他背後有一個懂得運營和開發商業價值的團隊。目前國內的一線DOTA2俱樂部,在賽訓等硬實力上相差無幾,能夠提供的待遇和條件也差距不大。因此作為DOTA2俱樂部,將運營模式和策略從賽訓能力轉移到商業能力,在選手商業價值開發和團隊運營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也許是在未來改革的一年中俱樂部的求生之道。

總之,V社這次對於賽制的改革紙面上看來對DOTA2這個專案的發展是有利的,只是在實行的過程中也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是在TI高額獎金模式遭遇瓶頸之後尋求突破的必經之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dianjingdu.com/khdyxgl/d2k9z2.html